大赛规则
一、大赛主题
科学就在身边,普及从我做起
二、组织方式
大赛设成年组和少年组,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
三、选手推荐报名
本次大赛采取选手自愿报名、主管部门限额推荐的方式。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组织开展本地本部门的科普讲解大赛活动,选拔能够充分展示本地区本部门科普工作者讲解水平的选手进行推荐。地市和部门选拔赛的奖项设置和产生办法,由各地各部门根据情况自行设定。
(一)各省辖市科技局,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科技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内参赛选手的审核推荐工作;省直部门负责本系统参赛选手的审核推荐工作。每个主管部门可推荐成年组、少年组各3名选手参赛。
(二)原河南省科普基地建设单位可推荐1名成年组选手参赛,河南省“小小科学家科技创新操作室”建设单位可推荐1名少年组选手参赛,不占所在地区或所属系统名额,但需通过地市科技主管部门或所属省直部门报名。
(三)组织参赛的地市科技主管部门和省直部门需委派1名工作人员作为领队,负责与大赛组委会对接并保障本地区或本系统参赛选手的组织、协调、安全等工作。
四、比赛内容
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两个赛段,参赛选手按各赛段要求自行组织讲解题目和内容,比赛全程由本人独立完成。
(一)预赛
预赛比赛内容由“我秀科普”个人展示和“我讲科学”自主命题讲解展示两个环节组成,选手依次完成各环节。
“我秀科普”为个人展示环节,限时1分钟,选手结合个人科普和科学传播实践与感悟进行现场讲述。可采用多种形式,鼓励特色和创意。
“我讲科学”自主命题讲解环节限时4分钟,由选手自行确定一个科普内容进行讲解。讲解须突出内容的科学性,可通过表述特定场景和对象,借助多媒体等手段辅助讲解效果。
(二)决赛
决赛比赛内容由“我讲科学”自主命题讲解展示和评委问答两个环节组成,选手依次完成各环节。
“我讲科学”为自主命题讲解环节,限时4分钟,选手自行确定一个科普命题进行讲解。讲解须突出内容的科学性,可通过表述特定场景和对象,借助多媒体等手段辅助讲解效果。决赛讲解主题和内容不能与预赛相同,如有雷同则取消成绩。
评委问答环节由评委就选手的讲解展示内容进行提问,主要考核选手对讲解内容掌握的深度和广度。选手回答时间限时1分钟。
决赛选手出场时,播放20秒自我介绍视频。该环节不作为比赛评分内容,视频由选手准备。
五、赛事安排
(一)预赛
时间:5月中下旬
地点:郑州市
预赛采取分组分时段比赛制,各代表队选手按照指定时间前往会场参加比赛。根据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产生成年组和少年组各30名优胜选手,晋级决赛。
(二)决赛
时间:6月中下旬
地点:郑州市
决赛选手按抽签顺序进行比赛,根据得分从高到低排序确定选手排名及奖项。
六、评分规则
专家评委组根据参赛选手台上表现进行评分,总分100分。选手讲解展示内容须具备科学性和普及性,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或科学精神。各项要求如下:
(一)预赛
1.“我秀科普”个人展示环节(15分)
①科普能力(10分):要求选手热爱科学,科普使命感强,善用个人才能特色创新科普形式,对科普有独特见解或发现。考核选手对科普内涵的理解和实践创新能力。
②科普形象(5分):要求选手讲解仪态大方自然、动作得体、精神饱满、语言流畅。考核选手的传播亲和力和准确传达信息能力。
2.“我讲科学”自主命题讲解环节(85分)
①科普内容(55分)。要求讲解主题鲜明、立意新颖、导向正确;内容科学严谨、逻辑严密、无事实错误或误导信息;考核选手选题创意角度和深度,内容精准组织编排能力。
②科普方法(30分)。要求讲解过程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表达形式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考核选手讲解方法技巧、互动交流和情感共鸣能力。
(二)决赛
1.“我讲科学”自主命题讲解环节(90分)
①科普内容(55分):要求讲解主题鲜明、立意新颖、与时俱进、导向正确,内容科学严谨、逻辑严密、无事实错误或误导信息。考核选手选题创意角度和深度,内容精准组织编排能力。
②科普方法(30分)。要求讲解过程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表达形式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和感染力。考核选手讲解方法技巧、互动交流和情感共鸣能力。
③科普形象(5分)。要求选手讲解仪态大方自然、动作得体、精神饱满、语言流畅。考核选手的传播亲和力和准确传达信息能力。
2.评委问答环节(10分)
要求选手准确理解问题,并给出直接、准确且切题的回答。考核选手知识储备、逻辑思维、沟通技巧和应变能力。
(三)用时要求
“我秀科普”个人展示限时1分钟,超时终止,不扣分。
“我讲科学”自主命题讲解限时4分钟,不足3分钟扣1分,超时10秒(含10秒)后讲解终止并扣1分。评委问答限时1分钟,超时10秒(含10秒)后回答终止,不扣分。
(四)评分方式
预赛阶段每个小组均有7名评委,决赛阶段共7名评委,对选手表现进行综合打分。超时由记分员进行扣分记录。打分采用现场打分、亮分和公布成绩的方式(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所有评委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数为选手的评委评分。将选手的评委评分及用时扣分的分数相加,得出该选手的总分数。若遇选手总分数相同则按评委的第二个最高分高低决定名次,若评委的第二个最高分相同则按第三个最高分高低决定名次,以此类推;若遇评委具体打分均相同,则在公证处的监督下抽签决定名次。
七、决赛奖项设置
(一)成年组奖项
1.金奖。决赛评选出的前3名选手将获得“2025年度河南省科普讲解大赛(成年组)”金奖,颁发获奖证书,并获得代表河南省参加2025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的优先推荐权。
2.一等奖。决赛评选的第4—10名,共7名选手将获得“2025年度河南省科普讲解大赛(成年组)”一等奖,颁发获奖证书。
3.二等奖。决赛评选的第11—20名,共10名选手将获得“2025年度河南省科普讲解大赛(成年组)”二等奖,颁发获奖证书。
4.三等奖。决赛评选的第21—30名,共10名选手将获得“2025年度河南省科普讲解大赛(成年组)”三等奖,颁发获奖证书。
5.优秀奖。预赛评分排名第31—50名,共20名选手将获得“2025年度河南省科普讲解大赛(成年组)”优秀奖,颁发获奖证书。
(二)少年组奖项
1.金奖。决赛评选出的前3名选手将获得“2025年度河南省科普讲解大赛(少年组)”金奖,颁发获奖证书。
2.一等奖。决赛评选的第4—10名,共7名选手将获得“2025年度河南省科普讲解大赛(少年组)”一等奖,颁发获奖证书。
3.二等奖。决赛评选的第11—20名,共10名选手将获得“2025年度河南省科普讲解大赛(少年组)”二等奖,颁发获奖证书。
4.三等奖。决赛评选的第21—30名,共10名选手将获得“2025年度河南省科普讲解大赛(少年组)”三等奖,颁发获奖证书。
5.优秀奖。预赛评分排名第31—50名,共20名选手将获得“2025年度河南省科普讲解大赛(少年组)”优秀奖,颁发获奖证书。
(三)专项奖
入围决赛的选手可参与最佳口才奖、最佳形象奖、最具人气奖评选,以上奖项成年组、少年组各1名,均通过网络投票选出(具体要求另行通知)。
优秀组织奖。奖励本次大赛的预赛优秀组织单位。请参选单位于5月10日前提供预赛组织视频(30秒剪辑版)等相关材料作为参评依据。
八、评审专家及监督
评审专家由大赛组委会邀请相关领域知名专家担任。为保证大赛公平、公开、公正,大赛成立独立监督组对大赛活动全程进行监督,并对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投诉情况进行调查处理。严禁利用非法软件或其他各类方式网络刷票,一经发现,取消比赛资格。
九、媒体宣传
拟邀请有关主流媒体对大赛进行全程报道。承办单位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在大赛官方网站对大赛进行报道,决赛现场剪辑录像将于比赛结束后在大赛官方网站和有关媒体播出。
大赛官网:http://www.hnkponline.com/ds/index.shtml
十、其他要求
(一)报名时间及要求
报名应于5月10日前登录大赛网站完成。各领队注册时需提交《2025年度河南省科普讲解大赛(成年组)选手报名表》《2025年度河南省科普讲解大赛(少年组)选手报名表》及《2025年度河南省科普讲解大赛代表队信息表》。
(二)技术要求
比赛现场提供耳麦、遥控器、用于播放视频或PPT的电脑,要求佩戴耳麦,持遥控器,全程自行播放PPT,不得由他人协助。大赛指定使用WPS进行演示,建议使用WPS制作,在PPT嵌入或关联视频文件请使用WMV格式,视频页面播放方式选择自动播放(PPT仅限本人操作,请勿设置单击播放)。个性化字体请嵌入PPT并提供字体文件(云端字体可能存在兼容性异常)。
若播放文件为视频,格式请使用MP4,视频编码要求H.264(为避免兼容性异常导致播放卡顿,请勿保存为H.265格式),视频声音请采用双声道立体声,请勿将音轨配置到单一声道,分辨率使用1920*1080,文件不大于 500M。
(三)参赛费用
参赛选手差旅、住宿费自理,不需交纳参赛报名费用。比赛活动涉及的场地租赁、设备配置、专家聘请、服务及人员保障等由承办单位承担。
(四)会务联系
为方便领队、选手与大赛组委会沟通交流,工作人员将邀请领队进入大赛会务微信群。
本实施方案由河南省科普讲解大赛组委会负责解释。